如果诺兰去拍长津湖呢?

我经常就哪根筋不对了。刚刚补完敦刻尔克Dunkirk,为此挺有感触的。放心,我不是那种虚幻的人:
①2017,四年前,我在干嘛?为什么没去看这部电影?肯定不是因为去看世界杯,时间对不上嘛。但当时没看,现在又在祖国主旋律的烘托下跳回去,看当时的电影和当时的评论,甚至当时很多事情、一些现象,有种“冥冥之中,这也正好”的感觉。
②这真的很诺兰。我不想讨论什么英国人拍英国主旋律,然后中国有不少人去跪舔的问题。我只想“公平”地讲,一个拍什么都有自己鲜明烙印的家伙,不愧业界把他看成人物,不愧影迷把他封神。我们国内有不少导演,他们东西的好坏先不说,但你特意去捋一捋,应该能发现不少,个人职业生涯中,风格总飘忽不定的“怪象”。一般情况下,大人物往往固定一种体味,然后迷倒一片。那种天天换味道的,还能有一众信徒,这就⋯⋯
③电影的模样真够极简的,但手法或许并不是那么单一,至少给人(一般人类)的感觉始终非常紧张。你替跑路的士兵们担心,替每个喘气儿的揪心,也替不动的“尸体”难受。这跟哪国军队没关系,这跟人类很自然地怜悯同类有关系。不过度崇洋媚外,但也理解任何有同理心的人。我想,从人性善意的角度,怎么说都无可厚非。但我也讨厌那种“唯西方光芒万丈,中国尽土鳖一地”的姿态。都是人,要是能好好的,谁也不该撕谁。但,是中国人,就没什么可“回避”的,该自豪就自豪,该向别人学习就虚心学习,拿到世界上,照样一张嘴说话、两只脚走路。回到主题,我觉得诺兰最大的能力还不是摆谱儿、搞他那一套好带感的氛围,而是通过这些大小、明暗的“玄机”,他把观众的神经和情绪牢牢按在灌输个人意识的布线中,使你身临其境地认同他跟你讲的一切,小到细节,大到寓意。这种带有恰当节奏感和分寸感的“读心术”或“操控力”很牛掰!大师的魅力与技术,可见一斑。会放烟花,能感染别人心灵的人,难道不是大师吗?
④但诺兰是个人,是人都不是神。我虽然还没赶趟看长津湖,但对比算是高位的敦刻尔克,长津湖的豆瓣分数“不高不低”,这本身,反而体现足了国人的“多标”性。敦刻尔克是战争,长津湖也是战争。敦刻尔克有惨的地方,也有争议的内容。同样,长津湖有惨的地方,也有不是什么人都看得惯的方面。敦刻尔克有细节也有大义,长津湖亦如此。敦刻尔克是事实也是创作,长津湖亦如此。你让诺兰去拍长津湖,这个假设挺无聊的,但估计他只要拍出来了,豆瓣分数肯定不比现在的长津湖低。换言之,你找个国内的大导去拍人家的敦刻尔克,那豆瓣分数肯定低到逼近0。你若把诺兰看成极简的艺术、迷人的小暗黑,那为什么就不能接受祖国主旋律的慷慨激昂、振奋人心呢?承认一种激烈的精神,就是对战争和人性解读的片面吗?我觉得不能这样一竿子打死,你既不能把诺兰他们绝对化了,也不能把长津湖就惯性化了。不同风格的战争片,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美感。当然,战争电影的画面可以是“美丽”壮观的,也可以是简约细腻的。但战争,肯定不是美的。“美”的应该是战争中那些值得被铭记的教训和值得尊敬的人和事。四年,全世界都变得那么“物是人非”谈不上,但有些事情还是随各种数字而发生了真真切切的微妙变化。回首一部不老的“老片”,可以让你更加看到现在的意义,或许还能为你带来什么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吧。
⑤看完《敦刻尔克》,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大家嘲讽《金刚川》了。错不在于管虎他们借鉴了什么,而是他们很肤浅地表达了一种相当深刻与震撼的力量,充分暴露了自身能力和认知的不足。这种电影创作上的遗憾,当然跟志愿军战士的品格无关,也希望大家可以不要过分地“对号入座”。同理,一百个人去拍敦刻尔克的故事,也肯定不都一个模样。能力差异,认识差异,角度差异,主观选择差异,客观因素差异,哪个也不是真实的战争。借战争之壳是肯定的,关键是最好能合理并有效表达出对“战争之核”的看法和态度。当然,这过程中也几乎脱不开目的性。
评论(4)
热度(7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脑胀|Powered by LOFTER